1個光伏電站=5畝田地,1塊板解決全村人致富問題!
發布時間:
2022-09-06 19:24
1個光伏電站=5畝田地,1塊板解決全村人致富問題!
“綠色環保、市場前景良好、發展潛力大,光伏發電已成為脫貧攻堅工作措施中的重要部分”。
只要有陽光,就能發電。發出的電除了家用外,多余的電可以賣給國家,每月都有穩定的收入。
現在的農村各種新奇的光伏產業都有,甚至婚假光伏都有。農民的思想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。可是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收入更好呢?
在安徽省安慶市的體元村,村民過去只種1畝水稻,收成不好還要倒貼錢。而如今,1塊光伏板讓村民多了相當于五六畝田地的收入,快速脫貧致富。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政府贊助安裝 村民省心省力
體元村的村集體光伏建設規模120千瓦,建設資金市財政扶貧資金扶持20萬元,其余由當地公司貸款解決。發電收益按季度自動劃入村民賬戶,省心省力。
貧困戶獲穩定收益 相當于多種五六畝水稻
對光伏發電貧困戶來說,光伏電站平均每天發電量在10度—12度,每年有3000多元的穩定收入來源,相當于多種了五六畝水稻。
村集體增收上萬元 實現經濟突破
體元村集體建設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后,平均每日發電約350度,年均發電13萬度以上,經濟效益在13萬元。這是村集體經濟上的重大突破,是幫助村民脫貧的基礎。
體元村第一書記凌先龍說,要積極解決各種問題,大面積的推廣建設光伏扶貧項目。
那么,在農村發展光伏到底怎么好呢?
一、農村自身特點適合使用光伏發電
農村人口密度較低,用電量小適合光伏的發展特點。只需要25平方米的光伏組件,就可滿足農村用戶用電的需求。
二、縮短供電時間
農村建設電網路線因規模巨大,時間上要等待好幾年才可以用上電。而光伏電站為偏遠地區的農村用戶提供了自主性的選擇,只需安上光伏電站,在有太陽光的照射下就可生成足夠的電量供使用。
三、光伏可節約輸電線路成本
農村人口數量龐大,隨著這幾年農村用電增多,電網升級改造功能耗資巨大。若農村采用“即發即用”方式的光伏系統,既節約輸電線路的成本,又減少輸電損失。
四、光伏發電,讓農民用電更自主
通過國家大電網輸送使用的電,常會有停電,斷電的現象,嚴重影響正常生活。而光伏發電在自家自用的情況下,就可避免這類情況發生。另外,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還可在農村開展“光伏蔬菜大棚”等項目。由此可見,光伏發電很適合在農村發展。不僅環境有利,而且還有最好的時機!
五、政府鼓勵
國家大力支持,領導還多次去農村參觀光伏扶貧項目。
六、政策明確
補貼方式:電網公司按月/季代發。接入為國家電網“免費”接入,并更換電表。
補貼額度:按照0.42元/度給光伏發電進行全額補貼,不僅持續補貼20年,且各省市有地方補貼。
七、成本較低
隨著中國大規模的光伏產業生產,裝機價格已經明顯的有所降低了。
八、補貼額度高
因光伏系統成本的降低,國家針對新裝光伏發電系統的補貼會有下調預期。除此外,現在安裝還可享受到地方的補貼政策。
下一頁
下一頁
相關新聞